在焊接过程中,有效的防止构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与变形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另一关键。在焊接过程中将各部件按图纸位置点焊后,确保与图纸尺寸一致,采用对称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方式,保证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从而可有效的防止了焊接变形。 1. 焊后可捶击焊缝周围以消除和扩散应力。 2. 焊后热处理为了有效的消除内应力,提高构件的稳定性,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可采取550℃整体高温回火的方式进行焊后热处理。 3. 焊接缺陷返修,焊接缺陷要彻底清除,可用机械加工或角向砂轮打磨,坡口要合适,补焊时预热、层温及后热的范围要适当放宽,温度与焊接要保持一致。 4. 应严格制定工艺措施,同时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焊接质量。 调质型耐磨钢WNM360系列钢板供货技术条件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钢板厚度不大于100mm的调质5. 焊接速度的选择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母材熔合比会减小,速度过高会造成咬边、未焊透、气孔等缺陷,速度过慢则形成大熔池、满溢、焊缝粗糙等缺陷 。因此合理的控制焊接速度对保证焊缝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具有下贝氏体一马氏体双相钢的性能优于单一马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强韧性。含C约O.4(%质量分数)的中碳Mn2B系贝氏体钢(40MnB)空冷后可获得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该钢经低温回火后其强韧性低于单一马氏体组织,而经440℃回火1h后,在相同硬度下,其%。值比回火马氏体组织高约13MPaom“2,表现出较高的强韧性,如图1.4和图1.5。这是由于空冷过程中在晶界上形成细小、部分连续的碳化物薄膜并有杂质元素S、P的偏聚。位错在碳化物薄膜前塞积,造成应力集中,诱发裂纹,而S、P等杂质元素的偏聚弱化界面结合,使脆性增加,下贝氏体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如经中温回火后,晶界处的碳化物聚集、球化,使晶界处不易形成裂纹源,减少了沿晶断裂的诱因,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提高强韧性的作用得以体现。因此,一般的空冷条件下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适于中温回火下使用,其韧性较高。 6、共晶体增强奥氏体一贝氏体钢 贝氏体钢和马氏体一贝氏体铜仅靠单一基体来抵抗磨损,没有增强相或增强相较少,因此提高耐磨性是有限的。许振明等。|引州”…利用元素微观偏析和变质处理控制凝固组织,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团球状共晶体;由于共晶体的析出及元素偏析,使奥氏体中c、Mn含量发生变化,同时利用C、Mn稳定奥氏体,si在贝氏体转变中强烈抑制碳化物析出的特点,通过正火处理,获得高碳奥氏体和含碳过饱和的扳条状铁素体(贝氏体)基体组织。从不同材质、不同冲击功下磨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冲击功大小,共晶体增强奥氏体一贝氏体钢的耐磨性均比奥氏体中锰钢、变质铸卷中锰钢、奥氏体一贝氏体钢优异,特别是冲击功在10~20J范围内要好于其它试验钢。因此,共晶体增强奥氏体一贝氏体钢适合于中、低冲击功工况下工作。在共晶体增强奥氏体一贝氏体钢中,增强相(团球共晶体)是从金属基体中原位形核、长大的热力学稳定相,避免了与基体相容性不良的问题,因此与一般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与应用潜力。目前,对金属基自生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侧重在Al基和cu基,对n基自生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丌发出更多类型的Fe基自生复合材料,在铸态或通过热处理工艺获得珠光体、马氏体、马氏体一奥氏体、马氏体一贝氏体等不同基体组织的共晶体增强复合材料,以满足实际生产中不同磨损工况的需要。